購買英國二手物業回報高,無需溢價,而且沒有爛尾風險,有不少永久業權或999年業權的優質二手物業,仍然位處非常核心的地段,所以素來都吸引不少英國當地家庭,及大量來自世界各地的海外買家爭鋒購買。

不過對於香港人來說, 英國購買二手物業的出價文化,對比香港的開高再講價的文化,確實比較難適應。經常認為出價高於業主的叫價幾千英鎊,或過萬英鎊已經非常足夠。開始嘗試出價時會經常問:點解要【搶高】?

可是,有試過出價認購二手物業的朋友,都應該有多過一次,幾次,甚至十幾次,出價被拒絕的經驗。被拒絕得多後,開始轉為問我們:點出價先買到?的而且確,有不少買家出價高於【叫價】超過10%,仍然被業主拒絕。這並不代表市場【瘋狂】或者被【搶高】。而是,由於市場上還有另外一些買家出價更貼近市場實況。成交價過一段時間(通常幾個月至半年)上土地註冊後,就會給大家看到。

總括來說,要成功以市場水平價錢購買到英國二手物業,我們建議以下三個策略:

  1. 不要再以業主叫價為出價準則,很多時當地地產代理會建議業主以比市價低的價錢,而且低於市價的幅度可以非常大,甚至可以說是Irrelevant,這樣就可以吸引大量買家查詢及預約睇樓, 務求安排一至兩日時間,讓10-20位買家參觀並收到大量offer,給業主選擇。 所以開價參考作用不大。尤其是 “Offer Over” 或 “Offer in Excess Of”,這類型的開價只代表:“想低於此出價就別Call 我了”,往往跟物業的真正市價,甚至有很多情況是跟業主肯接受的最低價更低,而且幅度可以相差很大。用拍賣為例:Guide Price 只係起拍價,跟Reserve Price 保留底價,與最終的成交價更本就無關係。
  2. 參考鄰近類似的物業成交價錢,再參考土地註冊處定期公佈的樓價指數,作出調整。同時亦應留意物業內部質素,對樓價的影響。
  3. 參觀物業後應該立即出價, 並且應該一早準備好所有證明文件,以增加業主接納的機會。要緊記於英格蘭購買二手物業並不需要於出價時向業主繳付訂金,為降低交易告吹的機會,業主對買家的準備是相當重視的。而且越快出價的買家,某程度上表示買家已經在市場上尋找物業良久, 希望盡快買到物業,所以給業主的信心亦增加。

最後一則建議只適用於投資者:不妨考慮能成功參觀的物業都出一個價錢,或高或低都好。因為幾乎所有物業的因素都會於價錢上反映, 不論是物業類型,內部裝修,地權,大小,有無泊車位等。 以上因素除價錢反映之外,相對租金亦會反映,所以並沒有所謂“買不過”的物業,只有“錯過”的物業。